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如何做好基建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十分重要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0/1 0:33:50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费用支出就越大,不能按期交付使用,造成经济损失就更难估量了。所以,无论是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都应千方百计保证工程进度,加强对工程进度的管理,这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措施。三是工程变更的管理:工程变更对工程进度及造价都有直接影响,工程变更越多,影响就越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做到不准随意变更,不准随意增加项目,不准随意提高设计标准,特别是装修施工过程中,更应注意这一点。我校为控制变更和防止加大工程造价,明确规定,凡超过1万元的变更必须经主管校长审批,超过10万元的变更需经校长审批,严格控制工程造价。

  3、抓建筑材料采购管理。

  降低工程造价在工程建设投资中,建筑材料费用一般约占工程总投资的70%左右。因此,管好建筑材料采购,把握好建筑材料价格,对控制工程造价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建筑材料价格已由市场调节,所以,必须加强对建筑材料价格的市场调查,购人保质、保量、价格合理的建筑材料,来降低工程造价。我校在基建材料采购管理上要求:首先掌握可靠的建筑材料市场信息,不但要从政府发布的信息主渠道了解情况,更要从主要市场、生产基地了解情况。只有广泛收集信息,不断增大信息储存量,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建筑材料市场的价格动态,增加选择性,把好建筑材料价格关。其二是要在签定施工合同时,明确建立建筑材料报价制度。所谓建筑材料报价制度,就是施工单位要将工程各个阶段的主要建筑材料用量、进货渠道、时间、价格向建设单位进行通报,并经建设单位同意后由双方共同制定采购计划,进货时还要经双方及监理验收。实践证明,实行建筑材料报价制度,对加强相互监督、增强核算意识、防止流通环节的不规范交易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其三是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特殊建筑材料和设备由学校白行采购或参予采购。通过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此措施虽然学校需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但确实对控制建筑材料质量和价格、降低工程造价起到了重要作用。我校在近两年的4个建设项目中(3.5万M),就材料采购这一项节约资金近400万元,而且质量都是可靠和有保证的。

  4、严格审查工程竣工决算。

  防止工程造价“三超”: 基建工程竣工决算是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结算工程价款的依据,是对工程造价的最后确认。因此,建设单位对工程竣工决算的审查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之一,更是防止工程造价“三超”的重要环节。我们认为,必须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真、严格的审查:一是要认真审查工程台帐。因为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变更,所以,在工程竣工决算时,应付给施工单位的工程款总额往往不等于签订施工合同时的工程造价。这就要求我们基建管理人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各种变更的记录,建立健全工程台帐,及时将设计变更、工程量追加和削减、材料代换等情况记入台帐,这样才能有据可查,有效防止施工单位通过虚报多报材料量、工程量、高套定额、重复计算等方式套取工程款,加大工程造价。二是要准确计算工程量。工程量是计价、计算材料用量的基础数据,对工程造价有连续影响,所以,必须计算准确。三是要正确计取工程直接费、间接费。直接费、间接费的计取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在工程造价方面的有关定额、取费标准和具体政策规定。这就要求我们造价管理人员一定要掌握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新知识、新规定,这样才能使工程取费准确合理,达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作用。四是在学校基建管理部门对施工单位所做的工程决算进行严格审查的基础上,还要请校外有资质的审计部门复审,防止不合理的工程造价进入决算。我校新建的青年公寓、体育馆、第三教学楼等工程的决算均送校外进行了审计,平均审减额为0.47%。总之,要合理、有效地控制基建工程造价,必须把控制工程造价贯穿到工程建设的始终,它是一个全过程、全方位的综合管理,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力争以最合理、最经济的投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