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南京长江隧道成功穿越江心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建筑业协会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4/8 11:28:17  文章录入:NewsInput  责任编辑:NewsInput

    3月30日中午12时,国家“863”计划的科技示范工程、代表当今中国水下隧道建设最高水准之一的南京长江隧道,双洞成功穿越60米深的长江江心地段,它标志着我国特殊不良地质条件下水下隧道建设的科研攻关取得了重大突破。

    南京长江隧道工程是迄今为止长江流域上工程技术难度最大、地质条件最复杂、科研挑战性课题最多的世界级越江隧道工程。据介绍,总长约5853米的南京长江隧道工程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泥水盾构机掘进,刀盘直径达14.93米,相当于五层楼高,超过了目前世界上已经建成的最大直径隧道——荷兰的格林哈特隧道。要实现在水下深达65米的江心穿越长江,隧道每平方厘米所承受的水压高达13公斤。

    自2005年9月30日隧道破土动工以来,建设方中铁十四局先后投入科研经费3000多万元,组成60多人的专家团队,以核心技术为平台,针对40多项科研课题进行专题研究。将洞内矛盾解决在洞外,把水中问题化解在岸上,用科研成果来化解风险,填补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科研和施工的空白。目前,已攻克超大直径盾构超浅埋始发、成功穿越长江大堤和城南河地段以及在超高压条件下进行刀盘的修复和更换刀具、左线近距离零位移超越右线等多项世界级的技术难题,有效带动了我国地下工程建设关键设备和技术的国产化进程。

    截至4月1日,隧道双洞共计成洞4068米,成型的隧道不渗不裂不漏,管片拼装无错台,实现了“质量零缺陷、安全零事故、文明施工零投诉”的目标。国际岩石力学会前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长江隧道专家委员会主任钱七虎说:“南京长江隧道始发以来,规避了所有能够预测到的施工技术风险”。

    目前长江上已经建成和正在修建的大桥有60多座,而过江隧道仅有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和中游的武汉。为此,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将对改变跨长江交通的单一性,构造长江立体运输交通网起到重要作用。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