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谈工程建设监理企业人力资源的
某工程公司人力资源规划案例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企业管理 >> 人力资源 >> 正文
小浪底工程人力资源管理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09-8-12 16:14:28
的中层管理人员,而大量使用了当地劳务人员。

  每个标的联营体的人力资源按国籍可以分为当地人员(中国籍)和外籍人员(非中国籍)两大类,外籍人员以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主,数

  相对较少。承包商按职员在公司中的地位和所从事工作岗位的不同,可分为公司高级雇员、雇员和劳务三大类。

  承包商在现场的项目经理、主要部门经理(如商务部、会计部、技术部、生产部等部门)属高层管理人员,这部分人员数量较少,由公司本部派出,大多数为公司长期雇用职员。其余部门经理和下一级部门经理通常属于承包商的雇员(STAFF),这部分人通常在承包商以往所承揽的工程项目工作过,且被承包商认为表现比较优秀,还有少量人员由承包商在当地专业技术人员中聘用,这部分人工资水平较高,聘用时间相对较长,在项目结束后,表现优秀的人员有可能被承包商聘用到新的项目中去。

  小浪底主体工程三个土建标都是以国外承包商为责任方的联营承包,联营体一般都有多个分包商,分包商的人力资源可看作是承包商人力资源的一部分,但具有相对独立的一面,承包商对分包商的管理模式,基本上采取的是项目总承包的方式,以项目管理的方式对分包商人力资源进行管理。

  3.承包商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小浪底主体工程承包商来自不同的国家,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文化背景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但承包商采取了联营承包的方式,相互之间的文化渗透与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冲击,在其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呈现出一些共性。

  (1)招聘人员来源广泛

  工程部分利用了世界银行贷款,依照国际惯例,主体工程三个土建标面向国际招标,最终确定国际承包商,三个标的责任方及其联营体成员公司大多有跨国承建工程的经历,这些公司在招聘人员时是面向世界的,通常会选择比较优秀的人作为雇员,因此在人的选择上,具有较强的广泛性。在工程高峰期小浪底有来自51个不同国家的外籍人员700余人,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2)用工形式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在工程建设期间,承包商采取了形式多样的用工方式。承包商在现场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由责任公司或联营体的职员担任项目经理和主要部门经理,这部分人大多数是其母公司的长期雇用职员,并作为项目决策人或高级管理人员。其余人员均采取临时聘用的方式。在所聘用的人员中又分为外籍人员、当地劳务人员。在工程分包时,又以工程总承包的形式间接地大量使用了分包商人员。在各类人员中,按所从事岗位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工资标准。

  承包商在用人方式上也极为灵活,随着工程的进展和工作量的增减,承包商会随时进行人员招聘或裁减。另外,根据个人工作表现情况,主管经理或工长对认为不胜任工作的人员,会及时将其解雇。承包商在对人的使用上显得十分灵活,对人的管理既简单,效率又高。

  (3)聘用劳工本土化

  承包跨国工程,承包商对工程所在国的人文环境、地理条件、法律法规以及风俗习惯等都不甚了解,再加上语言上的障碍,就给承包商带来工作上的不便和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国际上较为通行的做法是采取联营承包的方式进行工程承包,承包商在投标时就考虑到了这一点,一般都会采取联营承包的方式,联营体一般都有所在国公司作为联营成员,这样将给承包商带来极大的便利,也给承包商聘用所在国人员提供了一个平台。同时,所在国联营体成员占有的一些信息、人际网络等资源也可以被承包商所用。

  大量使用当地人员、劳务,除了给承包商带来工作上的便利外,还降低了人工成本。承包商支付人员的费用主要有人员的工资福利、各项保险等,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这部分人员的人力成本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要低很多,在当地雇用人员,招聘过程中的费用低,这些都可以为承包商节省可观的费用。

上一页  [1] [2] [3] 

文章录入:21cpmzhang    责任编辑:21cpmzhang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